在刚刚结束的CBA选秀大会上,开云kaiyun体育青岛男篮用首轮签选中了来自NCAA的年轻中锋杨瀚森,这一操作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拓记式选秀”——既着眼于当下补强,更押注于未来潜力,然而随着季前训练营的展开,关于这位2米18长人能否在新秀赛季进入主力轮换的讨论愈演愈烈,多位匿名球队人士向本报透露,教练组对其即战力的评估存在明显分歧。
【天赋与短板同样突出的“未来彩票”】
杨瀚森的选秀报告堪称矛盾集合体:ESPN球探将其臂展(2米29)和移动能力列为本届前三,但体重仅有98公斤的瘦弱体型被红笔圈出“至少需要两年增肌周期”,在青岛队近期队内对抗赛中,他面对老将区俊炫时展现出惊艳的封盖嗅觉(单场5次盖帽),但低位进攻效率仅28.3%的数据暴露了核心力量不足的致命伤。
“他的投篮手感比想象中柔和,”助理教练李明浩在采访中承认,“但CBA的对抗级别完全不同,上周对阵浙江的热身赛,吴前连续三次利用挡拆找他单挑,结果你们都看到了。”录像显示,这三回合杨瀚森都被一步过掉,其中一次还赔上违体犯规。
【轮换竞争暗流涌动】
目前青岛队内线轮换呈现开放性格局,除了铁打主力约翰逊外,上赛季场均4.3分的替补中锋张科迪在休赛期增重6公斤,而新签约的大外援托马斯更以篮下强攻见长,值得注意的是,主帅刘维伟在最近采访中意味深长地表示:“有些年轻人需要明白,职业联赛的出场时间要靠每天训练里的血和汗来换。”
这种竞争氛围下,杨瀚森在战术手册中的定位显得微妙,球队内部流出的战术板上,他被标注为“5号位第三选择”,但特殊情况下可能与小外援组成“双塔”,不过这种安排需要建立在对手缺乏空间型内线的前提下——而本赛季CBA多达7支球队配备了能投三分的大个子。
【历史数据浇灭乐观预期】
翻看CBA近十年选秀史,身高超过2米15的新秀首赛季场均出场超过15分钟的仅有4人,其中3人是即战力型大学毕业生,作为对比,与杨瀚森同样以潜力著称的2021年榜眼秀欧俊炫,新秀年场均仅获9.7分钟出场时间,某匿名球队分析师直言:“除非出现大面积伤病,否则按正常发展曲线,他本赛季更可能在发展联盟和一线队之间往返。”
这种观点得到体能数据的佐证:在最近的体能测试中,杨瀚森的折返跑成绩(72秒)排在所有中锋倒数第二,仅优于38岁的韩德君,其脂肪含量8.2%的体测结果虽优于同龄人,但肌肉密度检测显示其下肢力量尚未达到CBA平均水准。
【商业价值与竞技需求的博弈】
不可忽视的是,杨瀚森背后站着巨大的商业潜力,选秀夜当晚,某运动品牌就与其签下六年长约,而青岛男篮门票销售部门证实,印有其号码的球衣预售量已打破队史新秀纪录,这种背景下,俱乐部管理层被曝出向教练组施压“每场保证8-10分钟曝光时间”的要求。
“我们理解球迷的期待,”总经理张北海在商业活动上表态,“但培养球员就像煮一锅好汤,火候比食材更重要。”这番表态被解读为对“揠苗助长”的隐晦警告,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队2024年拥有三个首轮签,若战绩不佳可能再度冲击高顺位,这种重建期球队通常更愿意给新人试错空间。
【国际视野下的长期规划】
耐人寻味的是,杨瀚森的美方经纪人团队始终强调“18-22岁是技术定型关键期”,他们推动的“发展计划书”中明确要求:首个职业赛季场均实战时间不应低于12分钟,否则将考虑寻求海外联赛机会,这种表态与CBA现行的“独家签约权”制度形成潜在冲突。
篮球评论员徐济成在专栏中指出:“当下CBA正处于培养模式转型期,像杨瀚森这样的案例,既不能重复当年周琦的过度使用,也要避免王哲林式的新秀赛季冷藏,找到这个平衡点,或许比讨论他能不能进轮换更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