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足球评论人马德兴在分析中国U17国家男子足球队(以下简称“国少队”)的发展前景时指出,如果队伍中能涌现更多像帅惟浩这样的核心球员,整个团队的战术执行力和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未来有望在国际赛场上实现更大突破,这一观点引发了足球界对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的深入思考。
在近期结束的U17亚洲杯预选赛中,国少队虽成功晋级正赛,但比赛过程暴露出球队在关键时刻缺乏稳定发挥的问题,马德兴在评论中特别提到中场球员帅惟浩的表现,认为他开云kaiyun体育是球队中少有的能够通过个人能力改变比赛节奏的球员。“帅惟浩在攻防两端的贡献非常突出,他的视野、传球精准度以及防守拦截意识,使得国少队的中场组织更加有序,如果球队能拥有三到四名同水平的球员,整体战术选择会更丰富,应对高强度比赛的能力也将大幅增强。”马德兴说道。
帅惟浩在本届预选赛中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在关键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他多次通过长传调度撕开对手防线,并在一对一对抗中成功抢断,为国少队创造了多次反击机会,他的存在不仅提升了中场的硬度,还通过频繁的前插助攻缓解了前锋线的压力,马德兴强调,这类球员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统计,更在于他们对团队士气的带动作用。“一名核心球员可以激励队友更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国少队整体阵容中,像帅惟浩这样具备突出个人能力和比赛阅读水平的球员仍属凤毛麟角,马德兴指出,这一问题反映了中国足球青训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短板:“我们的青少年培养往往过于强调体能和基础技术,却忽视了球员在高压环境下的决策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帅惟浩的成功,部分得益于他早期在海外训练的经历,但国内多数年轻球员缺乏这样的平台。”他举例说明,在欧洲和日韩的青训体系中,球员从少年阶段就开始接触复杂的战术模拟和高强度对抗,这使得他们进入国字号球队后能更快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
针对如何培养更多“帅惟浩式”球员,马德兴提出了三点建议:需要改革国内青少年联赛的赛制,增加高质量比赛数量,让球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鼓励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建立更科学的选拔机制,尽早发现并重点培养有潜力的球员;加强国际交流,通过海外集训和邀请赛拓宽球员视野,他特别提到日本足球的经验:“日本各级青年队常年坚持与欧美强队交手,即使初期成绩不理想,但长期积累让球员逐渐缩小了差距。”
国少队主教练李辉也在近期采访中回应了马德兴的观点,他表示,球队目前正通过战术调整和人员轮换,挖掘更多球员的潜力。“帅惟浩是团队的重要一环,但我们希望其他位置的球员也能逐步提升稳定性,在锋线和中后卫位置上,几名小将的进步明显,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李辉还透露,国少队下一步将针对亚洲杯正赛的对手特点,加强定位球攻防训练和快速反击战术,而这一切的基础正是拥有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球员。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帅惟浩的崛起与中国足球近年来的归化政策和青训投入有一定关联,随着多家职业俱乐部建立完善的青训中心,部分年轻球员获得了更专业的训练资源,但马德兴认为,目前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基础设施改善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球员的实战能力,我们需要更多懂得现代足球理念的教练,以及能够包容球员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国少队在此前多次国际比赛中,常因阵容深度不足而在下半场出现体能下降或战术混乱问题,马德兴以去年U16锦标赛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为例,指出当帅惟浩被重点盯防后,球队缺乏第二进攻发起点,导致整体攻势陷入停滞。“足球是团队运动,但团队的力量往往源于个别球员的闪光,如果国少队能拥有多名具备改变战局能力的球员,教练的排兵布阵会灵活得多,球队的上升空间也将更大。”

对于球迷而言,帅惟浩的表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许多关注青少年赛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希望他的成长能带动整支球队的进步,马德兴也提醒,对年轻球员应避免过度追捧:“给予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样重要,帅惟浩需要继续完善自己的防守位置感和体能分配,而其他球员则需通过训练和比赛填补短板。”
随着U17亚洲杯正赛的临近,国少队的备战已进入关键阶段,马德兴最后总结道,中国足球的复兴不能仅依赖个别球员的灵光一现,而是需要一批批年轻才俊的持续涌现。“帅惟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只有当我们能稳定培养出更多这样的球员时,国少队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当前这支国少队,也为中国足球的青训改革指明了方向。
评论列表